首页 >> 狗尾草

【推荐】可穿戴健康其实一个手机壳就够了广西前胡

三禾农业网 2022-12-10 08:39:44

可穿戴健康,其实一个手机壳就够了

从2013年起,可穿戴设备的风潮几乎袭卷了科技产品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是偏专业领域的医疗检测产品也诞生了诸如健康秤,运动手环、智能体温计、血压计等产品。这些创业公司意在降低公众接受简单医疗服务的成本,其中不乏让人留下深刻的产品,但测试一圈下来,我只能说,这些解决方案似乎还不够好,直到我看到了Wello,才隐约感觉到这是未来的方向。

Wello由Azoi公司研发,团队希望打造一款功能强大的iPhone手机壳,通过内置的传感器,能实现多项生命体症的测量,并能提供直观的统计数据。

产品的主要功能包括心率、血压指数、体温及血氧水准,作为一款外设产品,Wello少见地支持多个型号:iPhone 4S、iPhone 5、iPhone 5s,除此以外,其硬件基础只要是Android 4.3(KitKat)以上支持蓝牙4.0的手机都能用,所以拥有Android旗舰机型的朋友,应该不用等太久。

Wello的外壳嵌入了两枚特质芯片及传感器,在推广视频中,创始人展示了一番“健康快照”的功能,用户同时按下几个按键之后,短短几秒钟,一张直观的数据统计图便能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其中心电图的甚至能在手机上实时显示。除了基本的几项测试,Wello还能通过增加组建来实现类似肺活量等更多测试功能。

Wello通过蓝牙4.0与手机配对并传输资料。最简单的方式,用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身体的“体检”。不仅如此,Wello还支持通过Wi-Fi连接其他健康记录仪的数据,如果你之前购买了其他硬件产品,数据也能同步上。

Wello的一大特色是便捷,手机壳的外观尺寸甚至比普通的手机壳还要轻薄,创始人兼CEO Hamish Patel为此投入了两年时间在微电子、纳米传感器、成相和数据分析技术上,未来有可能加入更多葡萄糖、酒精检测等新功能。

心血管疾病的背景无需多述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心血管功能的疾病是头号杀手,高血压折磨着全球近10亿人,3.47亿人患有糖尿病,通过规律的定期检测,可以对疾病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

据Hamish Patel描述,这相当于把价值2000美元的医疗设备集成到了一款的手机壳上,用户只需要按下隐藏的开始按钮,稍微等待几秒,手机壳获取的信息便能通过应用同步到手机上。

Wello还不仅仅是提供实时的数据,当用户持续地使用它来检测时,Wello便能建立一套能更好帮准你管理健康的模型。

别觉得这是一个休闲的玩物,Azoi背后的理念是把这套更易传播的设备带给没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第三世界国家,一台手机便能为一村落的人提供基本检测,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这也是Wello与其他产品相比有了更深的社会职责。

“Wello不是一个临床的医疗设备,我们希望用户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操作完成通用的诊断,这个过程是消费者负担得起且精准的,它的目标受众是每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可穿戴设备。”Azoi另一位联合创始人Ami Karnik说道。

相比国内已有的智能血压计、体温计而言,Wello的理念领先不止一步,前者更多的只是在传统医疗设备中加入传输模块,而Wello则是从使用场景上做了颠覆性的改良,想想那些要在身上套上或贴上各种辅助工具的智能医疗设备,Wello把它们All in One地变成了一个手机壳,无需惦记按时佩戴。不仅是软件,硬件部分也可以根据用户所需选择性地定制。

目前Wello还在等待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认证,,不过这回国内的创业者似乎连学习的时间都没有了。今晚12点,Wello将开放限量预订,35个预售国里包括了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预售价1225人民币(199美元),首批参与订购者还赠送肺活量检测器,要知道一个普通版苹果手机壳的售价也要60美元,这个价格可谓公道了。

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移动智能设备能达到医院里动辄数十万的临床检测设备的精度,因此这类健康检测产品更多的是做诊前的预警治疗,只能使用“健康管理”的标签,谁的实现的路径最短将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在别的产品还在研究如何佩戴才能更舒适时,Wello告诉你可以直接不用戴了。在这一点上,Wello是我见过的使用成本最低的产品。

拓展新闻:

移动健康的未来,还将是可穿戴设备?

近日举办的MWC盛会上,随着三星、索尼、华为等纷纷亮出手环、手表的“杀手锏”,智能可穿戴设备再一次赚足外界眼球。风头旺时必有劲敌!针对可穿戴们主打的健康监测领域,国内外手机巨头携裹同类功能的APP强势杀来,比如最新爆料苹果正在开发iOS 8应用 Healthbook,可穿戴们此番可能要真的要――准备接苹果的大招了!

用有辐射的手机监测健康?

其实,想象起来就感觉很可笑,赏识普及说,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害,而现实却奔走在常识的逆行道上――植入APP,用手机监测健康,比如监测心跳、卡路里燃烧值、验血糖、量血压……

三星将S Health健康管理服务集成到所有Galaxy系列旗舰机型,苹果和微软紧随布局。前者将在iOS 8中内置Healthbook和Watch Utility两款软件,可以通过手机内置传感器监测健康状态之外,而最新的爆料称,Healthbook可用于检测身体健康数据,包括记步、血压、睡眠质量,甚至是用户是否已经喝了足够的水。微软则在Windows Phone应用商店上架了Bing Health的Beta版本,同样可以帮用户制定健康计划,分析食物热量。

笔者认为,其实监测健康APP的诞生采用了非常讨巧的方式。第一,其把握了人类目前与手机产生的强力黏性,采用“寄生虫”的方式傍上大树。无疑,智能手机如今已经是每个人的新“器官”。有数据调查显示,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手机约34次,使用频繁者查看手机的频率更是高达每6.5分钟1次;第二,满足了用户内心深处的“长命百岁”的人性需求,所以打出了“健康”的大旗。尽管其寄托于一个在外界看来并不健康的手机载体上。

以这样的方式问世后,APP又抓住可穿戴设备的“软肋”――繁冗与束缚。这样,总比可穿戴们用另一台移动终端来连接手机来得省事儿吧?也总比24小时不离身、像紧箍咒一样套个手环、手表来得轻松吧?

可穿戴健康设备的优势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可穿戴的美梦成噩梦。至少目前,健康监测App还无法撼动可穿戴作为当红“炸子鸡”的地位,自2012年Google Glass诞生后,自“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将2013年誉为“可穿戴元年”之后,外界便将可穿戴的概念炒得沸沸扬扬。在科技圈,倘若你跟朋友聊天不谈点传感、软 硬 云之类的词汇,对方会视你为E.T。

相比APP,可穿戴的首要优势在于外观。当智能手机的比拼因单调、陈旧不断进入逼仄的死胡同之时,智能手环、手表等俨然成为拯救硬件的新一代大神,所以,仅仅从炫酷的形态上看,可穿戴就胜出一筹。就像爸比将死蜘蛛作为玩具向Kimi展示时,只要说声“是不是很酷?”可穿戴们就能赢得像Kimi一样的“耍帅族”惊叹的“哇哦”声。

如果说健康监测APP讲究的是嵌入,那么连接则成为可穿戴们的标配。在手机的另一端,连接了形态万千的硬件入口,比如手环、秤、牙刷、血压仪……而这些可穿戴对应的监测位置分别是人体的各个部位,十分具有针对性。针对性强带来的无疑是相对精准性的问题。比如一直让笔者疑惑的一款测心跳的健康监测APP,整个测量流程大致是这样的:用手指遮盖摄像头、闪光灯,五秒后查看结果。用户明明测量的是心脏啊,咋就乾坤大挪移到手指了呢?

还有续航力的问题,比如一款叫“乐动力”的APP,在计步、计算卡路里燃烧值的功能正式开启时,你首先必须要开启GPS。这样的后果是,手机的耗电量大增,电池续航力很可能还不如一块智能手表的锂电池。

所谓的健康离医疗还差多远?

对比过后再谈共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二者都是可以被划入“移动健康”范畴的。无论是用手机APP还是可穿戴来监测健康,其实目前二者还是更多地只是在采集和呈现人体数据,做监测健康的功能。这与医疗的终究使命――救死扶伤还相差甚远。

我们再把视角切入到目前医疗的整个操作流程或许更一目了然:

1、患者提供各类体征信息;

2、医生获得体征信息,进行诊断,下处方或提供治疗方案;

3、药房开药给患者或者在医院进行其它相关治疗。整个流程耗时相对短暂,并且能达到最终解除病患的目的。

顺着这样的思路可以看出,目前的移动健康产品仍只是处于医疗的初步阶段,离所谓的医疗、智能医疗的概念还相去甚远。

如果能通过技术的变革来让饱受健康之苦的人重新振奋的话,这的确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但可是呢?说白了,健康监测APP和可穿戴健康设备还都停留在炒概念阶段,倘若不深入挖掘,它们永远只是一个小众圈子的科技尤物而已!

恒大绿洲便宜的二手房

鞍山道房屋租赁

万泉寺南里二手房

友情链接